征集网-全球征集论坛
标题:
“曹雪芹与红楼梦在京遗迹标识及导视系统”设计大赛方案发布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21-10-25 08:59
标题:
“曹雪芹与红楼梦在京遗迹标识及导视系统”设计大赛方案发布
尊敬的设计师朋友们:我受组委会委托在这里向社会发布
“
曹雪芹
与红楼梦
在京遗迹标识
及导视系统
”设计
征集活动
曹雪芹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更是在人类文学史、文化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世界级文豪。
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
所述
曹雪芹于运河南北穿梭终成《红楼梦》
。
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到文学家时就提到
“
我国就更多了,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屈原、王羲之、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
”并强调了严谨刻苦的创作风格“
曹雪芹写《红楼梦》
‘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
。正是有了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
”“
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
”
“
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
”
其著作《红楼梦》被翻译成
100多种文字,传遍全球。一部红楼梦让全世界叹为观止。传达的文学美学、生活美学、园林美学造诣,以及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社会百态的记录,都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精髓的良好途径,也是当前学术研究、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矿藏。
曹雪芹
生于运河,长于运河。
12岁
从金陵乘船沿运河北上,见燃灯塔、登张家湾码头,换小船溯通惠河
迁居北京,
落脚蒜市口十七间半。
在北京度过了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曹雪芹的一生与京城文化、运河文化、文学巨制、非遗传承紧密相关。今日,北京留有大量曹雪芹先生生前居住过的建筑
、
空间
,
还有《红楼梦》书中所写的街道、庙宇至今仍在。
除少数故居被挂牌保护之外,大部分曹雪芹的生前遗迹尚处于零散、被埋没的状态,亟待被识别、保护并展示于世人。
2021年,北京市文物局发起了“曹雪芹在京遗迹标识工程”,旨在打造世界级中国名人视觉形象工程、构建识别体系、梳理文化脉络、优化研学环境;设计赋能文旅、擦亮文化名片、挖掘旅游景观、带活粉丝经济;增色城市形象、服务大众生活、涵养人文情怀、制造最美邂逅。
在
“曹雪芹在京遗迹标识工程”
研究的
基础上,以
2021年大运河文化节活动为契机,
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指导下,
北京设计学会发起
,
并会同曹雪芹研究会、北京印刷学院等于
2021年10月至12月1组织举办
“曹雪芹
与红楼梦
在京遗迹
”标识
导视系统
征集
活动
。经专家评审将于
2021年
12
月公布比赛结果,
颁发证书。
并进行优秀作品展示。
打造在京曹雪芹
和红楼梦
遗址的统一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为古都北京历史风貌旅游增加一条精品线路。是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的具体实践。以此
基于曹雪芹与大运河的渊源,沟通与大运河沿线相关城市的联动,进而通过遗迹标识挂牌将其形成古都风貌保护的一条靓丽风景线和文化旅游线。为红学探访构建平台。沟通与世界各国文化名人故居的互动。实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二、
参赛作品
要求
1、曹雪芹
与红楼梦
在京遗迹标识设计
主要包括:形象
LOGO、“
曹雪芹
与红楼梦
在京遗迹
”牌匾。LOGO设计
需能准确、生动地体现
曹雪芹先生的身份特征,与打造世界级文化名人品牌、传递北京城市文化、展现中国文化深度的理念相契合,符合社会公益价值,传递积极能量。
2、
“
曹雪芹
与红楼梦
在京遗迹
”旅游参观线路导示形象系统设计。寻访遗迹路线图和导示牌设计。
3、参加活动作品需为原创,不得盗用或抄袭,如因此发生的任何问题,均由制作者承担,与主办单位无关。
4、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细则各项规定。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北京设计学会。
5、此次活动将委托第三方具体实施,入选获奖作品的版权和使用权归
北京设计学会所有,其中最佳方案将在用于曹雪芹在京遗迹的挂牌及其他相关视觉衍生品使用。
6、
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参赛报名方式:请关注北京设计学会微信公众号。
作品报送邮箱:
bdsbds2014@163.com
联系人:
陈先生
联系电话:
18801179136
诚挚的欢迎:各位设计师和院校师生积极投稿。
谢谢!
宋慰祖
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
2021年10
月
16
日
欢迎光临 征集网-全球征集论坛 (https://bbs.1z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