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东南大学物联网交通应用研究中心主办的logo征集评选活动吸引了东大各学院同学的热烈参与。经过初选,共有八件作品入选,在此,感谢所有投稿同学的参与和支持。本次活动最终中标作品将综合考虑中心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决定,微信投票也将作为考虑因素并直接决定人气奖的产生。赶紧为你喜欢的作品投上宝贵的一票吧!
1凌灏设计理念 东南大学物联网交通应用研究中心Logo从“交通”的“交”字出发,经过艺术化的设计,抽象为球与弧线的组合。其中的球又代表卫星,左右两边相互平行的弧线为卫星发射的信号波,突出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弧线的纵横交错代表现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天上的卫星随时对车辆进行引导和监管,实现物联网在交通方面的应用。Logo整体造型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徽设计一脉相承,具有很明晰的组织形象。2严星瑶设计理念 图形中间使用两条曲线组成一个“M”形,代表“Mobility”。周围的白色环形线和白色的小圆分别代表着“互联网络”和“物质性站点”,表达物联网的概念。两条曲线呈触角状的端部分别接入周围的圆环中的小圆中,代表着交通应用与物联网络接轨,反应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同时,“M”还有智能“smart”的意思,暗含“智能交通”的意思。3杨丹枫设计理念 主体LOGO的图案是由高速公路、联网、大数据等关键词原型抽象演变而来,在体现图案的整体融合性的情况下又具有极其的联想性,图案具有一种动态的视觉冲击,使观者能够容易识别并强化物联网的特征。在色彩搭配上使用安全沉稳的蓝色搭配白色,理性、简洁、大方;蓝底白图的图形互动也蕴含了车网互动的寓意。4汪逊设计理念 配色说明:渐变蓝底与交通学院的原有学院LOGO对应;中间的“N”字采用亮黄色,取自交通黄线的配色。 构思说明:中间的三道渐变白色直线交叉构成两个“X”,使LOGO总体呈现“网”字造型,白色直线也隐喻交通道路的互通;正中的“N”字为Net的首字母,也代表“网”的概念,同时也隐喻车道黄线;因此整个LOGO代表交通和互联网的融合。 LOGO的设计应简洁,一目了然,所以此LOGO设计尽可能减少了复杂的配色和形状,同时也体现了物联网交通应用研究中心的寓意。 5丁中杉设计理念 设计抽象地暗示出物联网在交通领域应用后带来的变化,即让交通充满秩序。设计中纷杂的短线有序地排列包含这种对秩序的隐喻。 Logo中短线取自于公路的分割线,表明与交通领域有关。 设计过程由理性的逻辑思维生成,并受到数学比例的精确控制,这与车联网实现的车辆自动化精确控制在本质上市一致的。 设计简洁大方,识别性高。6闫星臣(作品一)设计理念 该设计图形部分共有3个构件,是IMO(Internet of Mobility的首字母缩写)三个字母变形而成,设计中车轮代表交通方式,波形代表网络通信技术和弹簧,黄色小写i代表人,交通三原色配色;图形有三层意义: 1. 物联网技术是更好的连接出行者和交通方式; 2. 红色的弹簧表示通信技术最终推动交通出行健康发展(绿色),同时增加人和交通方式之间的出行弹性; 3. 设计中包含钥匙开锁形象,表示物联网技术是解决人的出行问题的钥匙。7闫星臣(作品二)设计理念 图形部分共有2个构件,是IM(Internet和Mobility的首字母缩写)2个字母变形而成,设计中绿色M同时是一辆飞驰小汽车的形象,中间断裂设计(红圈部分)为了突出M实际上是三个字母A,表征交通物联网理念(Anytime, Anyone, Any mode互联);红色的字母i代表网络技术也代表人。 图形意义: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是人和通信技术,载体是交通方式,交通物联网技术致力于Anytime, Anyone, Any mode的连接,最终实现交通出行健康快速发展。8李宁设计理念 采用象征着互联网科技的天蓝色作为基色,并以中国古代龟纹为纹理,若隐若现的龟纹上的节点喻示数据的采集和覆盖,体现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左右对比排列的白线取形于高速公路,左边体现积极进取的态度,右边代表与时俱进的交通。隐喻交通在大数据的辅助下永不止步的发展。整个设计与交通学院的logo相辅相成而又富于变化,营造了一种大数据的辅助下交通蓬勃发展。投票规则:“扫一扫”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后;点击自定义菜单中的“logo评选”(如下图所示),就可以为您心仪的作品投上您宝贵的一票啦!投票期间每人限投一次,限投一票。截止日期:1月22日(周五)12:00主办单位:东南大学物联网交通应用研究中心编辑:戴冠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