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网-全球征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节”徽标出炉的台前幕后

[复制链接]

2277

主题

2591

帖子

85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5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8 03: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51207/B5/1/

惠州西湖东坡居士像。

北宋画家李公麟东坡画像。

“双节”徽标。

■徽标中的东坡形象为何与西湖景区内的东坡雕塑有所差异?
■《惠州日报》记者独家专访市文广新局局长罗川山进行解码
  2015年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开幕式于12月1日在丰湖书院举行。细心的嘉宾和媒体朋友留意到,在开幕式现场有一张独特的东坡画像,而这张画像和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徽标上的东坡形象出奇的一致,却与惠州市民熟悉的惠州西湖景区内的东坡雕塑有所差异。徽标以东坡的画像和西湖景区的泗洲塔和西新桥为设计元素,既有东坡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有旅游景区著名景点的铺陈,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外地客人的一致赞赏。说起这个徽标的设计和定稿过程,其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为此,记者追根溯源,采访了参与徽标征集和整个评审过程的惠州市文广新局局长罗川山,了解到隐藏在征集徽标背后的鲜为人知的点滴故事。
  网络征集的全国40件作品中遴选出7件3类徽标设计作品
    罗川山告诉记者,为了举办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市委市政府决定设计一个信息量丰富且有文化内涵的徽标。征集徽标的启事通过网络发出后,全国各地的徽标设计爱好者纷纷响应,投稿十分踊跃,在短短几天时间,全国就有40多名作者通过网络投递了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中有30多件作品较为规范,组委会严格按照征集评选程序,从其中选出了11件入围作品,又从11件入围作品里遴选出7件作品报市组委会领导定夺,通过市领导推荐,并通过专家反复比较选择,北京一位作者的设计作品相较而言比较接近组委会的要求,在参照北宋画家李公麟东坡真实画像基础上,通过与作者的反复电话沟通、修改,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这个徽标。
    评选过程一度优选出3类作品:第一类作品较为抽象;第二类作品是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第三类作品包含元素比较丰富且具象。具象和比较具象的设计作品都用了东坡像,甚至有部分作者还用了惠州的东坡雕像。市领导对徽标的设计十分审慎,认为既要具象又要有一定的权威性,认为不能过分进行艺术夸张。
    最后,专家组和领导均倾向于比较具象的设计作品,因为这类设计作品容易被广大市民感受,一看就感觉是惠州自己的。后来发现,宋代有一个叫李公麟的画家为东坡画过两幅画像,一幅是东坡的立像,另一幅则是他的坐像,均为东坡老年时候的画像,而这一时期正是东坡寓惠前后,经过反复推敲的,比较这两幅画像,相似度非常高。画像中的苏东坡胡须不是很浓,显然是同一时期李公麟为东坡画的两张不同的画像,画像中的他显得消瘦,这与他谪居期间生活比较清贫却仍具有旷达心境和达观的精神状态相一致,是标准的宋代士大夫形象,外面的袍穿得很雅正,里面的衣领也很工整。
    前后经过20多稿优化,市领导亲自指导并把关
“说来也巧,两周前,我有机会到北京参加培训,开放调研课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参观通史展,里面有宋代杰出人物,其中苏东坡的画像也正是李公麟这张画像,当时一看,觉得这个太好了,这是经过很多文史专家考证过的,应该有权威性。”罗川山说,“过去有很多画家凭借自己的艺术想象,或通过苏轼的豪放辞赋诗文,把他构思成一个类似诗仙李白一样的气势磅礴、豪放不羁的文人形象。因此,造成社会上把这些艺术家二次创作的东坡形象代替了他原本形象,而反观有一定真实性的李公麟的苏东坡绘像,是一个经过了命运沉浮、经过艰险官场风浪考验、有着内心极强张力的中国文化巨人形象。”
罗川山从手机里找出那张画像:“北宋理学日渐萌起,要求当官的有严格的着装规范,你看他里面的内衣扣得很严,整洁大方。这个徽标最初的设计作品只有外袍,没有里面的内衣,外袍还是斜交!”在对已最终选用的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中,市领导亲自指导,亲自审定,足见对徽标征集工作的重视。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徽标如果和以往艺术家们创作的苏东坡雕像有较大差别的话,也是正常的。因为这次徽标所传递的信息是在依托有权威性认同的苏东坡画像的艺术创作基础上,要求设计一个比较完整的、有历史感的东坡徽标,其东坡要求是一个儒雅、内敛、内心很强大的历史真实的东坡,一个豪放有度,收放自由的东坡。组委会之所以在开幕式现场同时挂上李公麟的东坡画像,以期在市民心中重新恢复历史上寓惠的东坡历史形象。当然,这个徽标的设计也并不影响或排斥惠州西湖和其他地方已有的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方式所创作的东坡形象,更不会因为过分强调真实性要去否定过去的艺术创作,要重新搞新的“雕塑”。
    各方声音
    徽标兼顾文化旅游两大元素
    参与了徽标征集评审工作的我市知名美术设计专家、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广告中心设计总监周永忠认为,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徽标以宋代李公麟的东坡画像为参照,融入了旅游和文化两大元素,人文结合,文景相融,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辨识功能,给人以地标性和地域性的认知,是一个成功的徽标设计范例。徽标中的东坡形象以李公麟东坡画像为蓝本,与西湖景区东坡雕塑以及很多艺术化的东坡形象相比,眉毛、胡须淡而稀疏,比较平面化,可以看出是一个具有表象性的文化符号。
    徽标通俗易懂信息量丰富
    来自广州的嘉宾李静怡表示,这个徽标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惠州的,带有强烈的指向性和地域性,徽标中的东坡画像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感觉那两撇八字胡和下巴下的稀疏的山羊胡很有个性,似乎是苏东坡标志性的容貌特征,而以前她看到的苏东坡却是浓密的长胡须,显得英武豪迈。
    在李静怡看来,作为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双节的徽标,感觉它传递的信息量相当的大,内涵很深。
    徽标中的东坡更具古代文人气质
    对于经常出入西湖景区,对景区内那尊东坡雕塑烂熟于心的钟女士来讲,对眼前这个“双节”徽标上的这个苏东坡形象,还一时难以接受。钟女士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看到这个东坡形象的第一印象是感到很陌生,但是,这个东坡形象却更接近古代文人的气质。
    市民何先生认为,作为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暨第八届惠州旅游节双节的徽标设计,尊重历史,尊重人文,是必须坚持的,这个徽标将历史中真实的东坡画像与西湖的玉塔微澜、苏堤玩月两景相结合,体现了“去伪存真,还原历史”的设计思路,有一定的历史高度和提炼能力,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征集网-全球征集 ( 浙ICP备15014760号

GMT+8, 2024-6-24 02:37 , Processed in 0.0576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