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网-全球征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木舒克市公园、湖泊名称征集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2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规范公园名称管理,现就我市新建及未命名的公园、湖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名称。具体事项公告如下:一、拟命名公园
      (一)田园公园(暂用名)
      田园公园建于2022年,占地62.5万平方米,以“生态优先、民族共融”为理念,打造图木舒克市绿色休闲新地标。公园通过290750平方米的绿化种植与551610平方米的智能灌溉系统,构建起多层次生态景观,形成“草原花海”“林荫健身”二大主题区,为各族群众提供健身、社交、文化活动的自然空间。
      (二)南北湖公园(暂用名)
      2021年扩建的市级综合性公园,南北湖生态文化公园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核心,依托26.72公顷湖岸绿带,打造“一廊双环、六境共生”的景观体系(主题廊道衔接福州路与公园街,滨水环线与林荫环线交织)。通过驳岸生态化改造、智慧灌溉系统及文化铺装工程,以“双湖映城·文韵栖居”为主题,通过环湖慢行系统连接文创市集、水上剧场等节点,成为市民体验“推窗见绿、漫步品文”的理想目的地。
      (三)东湖公园(暂用名)
      建设于2023年,东湖公园以“生态修复+城市更新”为设计理念,通过14.25万平方米绿化新增与18.79万平方米全域整治形成共享的绿色空间,同时该公园采用智能滴灌系统,共覆盖园内约14.25万平方米绿地。园内共种植国槐、红枫等乡土乔木57243平方米,搭配丰花月季、金叶榆等灌木群落形成景观带,垂直绿化带以其错落有致的形式点缀着东湖公园,且因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使东湖公园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焕发生机与活力。
      (四)昆仑东街和金山北路交叉口西北角(44团中学西)
      2020年建成,面积共1050.5平方米。以“城市微更新”为设计理念,打造“生态+社交”的复合空间,场地内配备多个遮阳设施、休闲座椅等,并将休憩座椅与园路充分融合,使同行空间和休憩空间一体化,集约化利用场地空间;场地内还设置有多功能活动区,方便师生以及附近居民在此进行交流互动。
      (五)前海西街和丰华南路交叉口西南侧(金茂广场)
      建设于2020年,占地4927.2平方米。设计以“地形利用”“情感互动”“功能复合”为关键词,将人性化设施与社交场景深度融合,让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在此找到归属感。通过儿童游乐区、全民健身区、互动广场三大核心板块,为市民打造了一个无门槛、有温度的公共活动场域。设计充分利用场地原有地形构建出功能分区:游乐区周边沿地形边缘设置座椅,家长可在一旁进行看护;健身区器材多样化,可按“有氧-力量-柔韧-康复”分类,满足从儿童到老人的多元需求;互动广场是周边居民进行交流互动的核心载体,可供大型活动的开展。
      (六)中兴西街人才小区北侧(仁和家园)
      建设于2020年,面积2780平方米,以“现代自然+全龄友好”为核心,突破传统社区公园的单一功能模式,以“现代自然”为风格基调,通过本土植物配置营造出亲近自然的景观氛围;同时以“全龄友好”为目标,精准覆盖儿童、青年、老年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以此构建公共活动空间。在空间规划上,通过石质铺装路为脉络,将景观廊架、儿童游乐区、全龄健身区三大核心功能节点串联,形成流畅的动线与多元的场景体验;在细节上注重人性化考量:石质铺装路面采用防滑纹理设计,兼顾美观与安全;各功能区通过植物围合实现视觉分隔,避免活动干扰;公园入口设置无障碍通道;儿童区设置家长看护座椅;全方位提升不同群体的使用便利性,承载居民漫步、锻炼、亲子互动等日常需求。
      (七)昆仑街与胡杨路交叉口西北角河道以西(1号公厕)
      建设于2020年,依托公厕配套,并通过复合化设计实现共3013.3平方米的空间价值的深度拓展,打造了一个集公共服务、生态休憩与艺术体验于一体的城市微更新样本。以“基础服务+人文关怀”为核心理念,在满足如厕需求的基础上,增设游客休憩模块——包括休息区、信息导览台及便民设施,为过往行人、游客提供临时停留的弹性空间。空间周边通过“垂直绿化+场景艺术”的双重设计策略,构建兼具生态效益与视觉美感的公共场域。,将原本被忽视的“边角空间”转化为市民愿意停留、互动的公共客厅。不仅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的质量,更以微更新的方式激活了社区活力,成为展现城市温度与文化特色的一角。
     (八)锦绣西街和太华北路交叉口东南角(4号小区)
      建设于2020年,面积8984.4平方米,旨在打造开放自由的多样化弹性公共空间,提供灵活多样的活动区域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场地内可划分为多功能运动区、林荫步道及环形广场三大功能区。多功能运动区配备标准化运动设施,支持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同时预留弹性空间,可快速调整为临时群体健身区域,满足全龄段居民的日常运动需求;林荫步道以自然生态为基底,通过乔木、灌木与地被植物打造遮荫廊道,串联各功能区,同时步道还兼具休闲、漫步与观赏功能;环形广场以“一空间多用”为设计核心,既能承载大型集会、市集活动,也可化身为社区剧场、亲子游戏场等空间,实现"一空间多用"。该场地以"人"为尺度,用设计语言书写着社区温度。
      (九)昆仑街和叶尔羌路交叉口西南角(绿城花园)
     建设于2020年,面积:3909.9㎡,该公园的设计强调绿色植物和自然元素,并将五感策略融入该场地中,通过不同色彩的植物搭配使身处其中之人感到身心愉悦;运用乔木、灌木、铺地等不同种植被的高低落差以及坐凳、标识等元素构成公园的主体,提供视觉美感;结合场地注重声音在环境中的作用,如风声、鸟鸣等,更显园内幽静;通过植物等软质景观和地面铺装等的硬质景观结合能刺激人的感官,增加人们与自然景观的互动。
      (十)小海子东街和人民北路交叉口东南角(客运站)
      建设于2020年,面积1720.2㎡,以“共享·连接·生态”为核心理念,通过“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景观生态化”三大策略,将信息咨询、休憩社交、运动健身等模块深度融合,打造了一个兼具临时服务与长期社区功能的公共空间,成为城市边角地的活化典范。通过设置智能信息亭配备座椅和健身器材形成多功能的复合节点。不仅优化了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更以场景营造促进了跨群体互动,成为展现社区温度、激活邻里活力的关键节点。
      (十一)昆仑东街靠近迎宾路气象局东侧(气象局)
      建设于2020年,面积6157.8㎡,依托毗邻气象局的区位优势,以“气象科普+社区共融”为核心定位,通过“功能复合化、场景教育化、参与社群化”的创新设计,打造集公共休闲、科学教育、社区活动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将气象相关的科普知识融入该公共空间内,潜移默化的进行气象科普的宣传教育;采用本土耐旱植物、多年生草本与乔木等进行多样配置,形成低维护、高生态效益的植物群落,营造生态景观;并结合绿植围合形成半私密交流区,形成“科普-休闲-生态”的闭环场景,通过“文化+生态+社区”的融合,提升了区域品质与居民幸福感。
      (十二)昆仑东街与人民北路交叉口西北角(步行街西)
      建设于2020年,面积4552.3㎡,旨在创建一个与商业步行街氛围相融合的公共空间。整合公共开放空间和私有商业,将休息区和活动平台相连接,同时通过树木、花草增加绿化,提升商业街品质。街区内以景观小品、文化墙等为载体,讲述或当地故事或起宣传教育的作用,强化该公共空间的独特性,步行与骑行畅通无阻,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十三)刀郎西街和丰华路交叉口西南角(18号小区警务室)
      建设于2020年,面积2835.2㎡,以“全域安全+场景共融”为核心定位,通过“安全可控设计、全龄友好布局、社交场景营造”三大策略,形成一个既保障居民活动安全,又促进邻里互动的社区公共空间。
      (十四)昆仑东街与南京路交叉口东北角(一幼)
      建设于2020年,面积1879㎡,以“全龄陪伴设计、场景化教育、温暖氛围营造”为策略,构建一个既满足幼儿成长需求,又促进亲子互动的共融场景。以“幼儿发展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功能分区与细节设计,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协作探索,强化亲子联结;将认知发展、感官训练、社交启蒙融入场景设计;同时,还要确保场地内安全无隐患,为幼儿和家长提供一个安全、有趣且具有教育性的公共空间。

二、拟命名湖泊
      (一)锦绣山下湖泊(南湖)
      旨在提升了图木舒克市的生态调节能力,还通过水系连通与绿化工程,串联起周边公园、游园等绿色空间,形成“推窗见绿、出门入荫”的宜居环境。
      (二)锦绣山下湖泊(北湖)
      打造成集生态保护、休闲游乐于一体的滨水空间,呈现“盈盈绿水穿城过”的景观,与周边绿化植被共同构成城市生态廊道,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核心区域之一。
      (三)师市政府前广场湖泊
      结合广场打造成职工群众休闲散步、运动健身的主要场所。

      三、命名原则和要求
      根据地名管理有关规定,征名作品应紧紧围绕公园设计主题,突出特点,彰显园林文化气息,能够体现公园的景观特征及地域特征,与城市规划所确定的使用功能相适应,具有较强的指位性。
不符合下述条件的作品,不能参加评选:
      1.寓意健康,符合社会道德风尚,体现宜居城市建设的时代特色,体现公游园基本特征。
      2.地名用字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避免使用生僻字(派生地名除外),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外文、标点符号等不规范字符。
      3.一般不以人名命名,禁止以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和外国人名、地名命名。
      4.在图木舒克市范围内不重名、不同音(音近、音似)。
      5.命名必须坚持“雅俗共赏” “推陈出新”的原则。读音应朗朗上口,避免使用同音谐音、品位低俗和读音拗口的词语。
      6.不得使用企事业单位名称以及具有广泛知名度的产品商标名称。
      7.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四、征集方式
      提交内容格式:“……”公园/湖(建议不超过5个字)+名称含义及命名理由(建议不超过80个字)
渠道与时限:
      1.投稿邮箱:sscsglj@163.com
      2.投稿地址:图木舒克市滨盛街35号城市管理局(周一至周五 上午10:00-14:00 下午16:00-20:00)
      3.征集时间:即日起至 2025年8月31日

      五、征集活动作品评选方式
      1.主办单位对征集到的作品根据命名原则和要求进行初步筛选,将符合条件的作品名称进行公示。
      2.公示期结束后,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评选,从入围作品中评选出17个最佳命名作品。
      竭诚欢迎各界人士积极关注、支持、参与图木舒克市公园、湖泊命名工作,为图木舒克市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征集网-全球征集 ( 浙ICP备15014760号

GMT+8, 2025-8-7 22:11 , Processed in 0.84606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