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网-全球征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来投票吧丨西北政法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标识网络投票开...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99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20: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北政法大学80周年校庆标识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自12月6日启动以来,截止12月26日,陆续收到72件作品,经专家初评,选出16件入围作品,现进行网络投票确定最终中标作品。
>>>>入围评选原则
1、方案符合标识设计一般表达原则:易识别、造型简洁、富有美感等;
2、强调标识设计的原创性,避免与其他标识相似或相近;
3、标识设计具有较强的识别度;
4、标识能够充分表达融合、彰显西北政法大学80载“薪火相传,争创一流”的历史发展信息与80周年“人文、学术、传承”的校庆主题;
5、标识整体上易于延展和推广应用设计;
6、标识设计不存在容易造成歧义和误解现象。
综合以上评选原则,共评选出入围作品16件。

入围作品展示

1号作品 作者:赵哲超

标识说明:
1、标识以数字“80”为整体构思进行创作,同时融合了“旭日”、“丝带”、“天平”以及“绿叶新芽”等元素。标识结构沉稳又富有活力,体系完整又开放向上。充分体现“传承与弘扬”之意。
2、标识分左右两个部分,左侧的数字“8” 厚重凝练,象征着西北政法大学八十年历经沧桑、屹然矗立的办学历程。同时融入了纽带元素进行表达,象征融合、交汇的深刻寓意。右侧数字“0”犹如地平线冉冉升起的朝阳,如日之升,如月之恒。象征着学校扎根西北,厚积薄发的深厚底蕴,预示着西北政法大学正迎着朝阳阔步前行,向辉煌的明天迈进的深刻寓意。右侧的天平既是西北政法大学的象征图形,又具有公平、平等、法制的象征概念。标识下方的“绿叶新芽”寓意西北政法大学在新时代下,不断蜕变,焕发活力,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3、标识主色选用红色向橙色的渐变,寓意从“历史沧桑”走向 “灿烂辉煌” 之意,同时表达了“薪火相传,争创一流” 的深刻含义。辅助色选用绿色向蓝色的渐变形式,寓意从“成长”到“未来”之意。
4、中文印章彰显了校训永久传承的精神内涵。

2号作品 作者:陈壮

标识说明:
1、整个标识图案以“80”作为它的核心元素,使人对八十华诞这个概念清晰了然;画面色调鲜艳,多颜色,象征学校各科门类共同发展,大放异彩,其中“80中8”为熊熊的火焰构成,代表着学校80年来的辉煌成果,“80中0”演变为含苞欲放的花蕾与校徽的结合,赐予无限的希望,彰显出学校“桃李满天下”的内涵,而“火焰与传承、引领飞向远方的飘带”完美的诠释了西北政法大学80载“薪火相传,争创一流”的历史发展信息与80周年“人文、学术、传承”的校庆主题。
2、核心元素“80”,以政法“Z、F”进行巧妙组合,同时,以学校校徽与飞向远方的飘带、闪约之星相结合,构成标识图案的点睛之笔,寓意西北政法大学的教育事业与日月同升、与时代同步,彰显出学校的特色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
3、连接8和0之间是一条康庄大道,寓意学校事业腾飞,更祝福校友回归团聚、紫气东来,图案如浪花一浪高过一浪,象征学校80年来不断掀起文明的发展高峰,并寓意以学校80周年校庆为纽带和契机,紧密团结各界校友为母校建设贡献力量。
4、整体图案以“燃烧的火焰”、“引领的彩带”和“飞舞的飘带”构图,以“书法艺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相结合,体现了人文与科技、历史与现在的融合,代表着学校秉承“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精神不断前行及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预示着学校的教育事业红红火火、劈荆斩浪、展翅高飞!

3号作品 作者:高东

标识说明:
1、该设计方案由图形与文字两部分构成。
2、图形部分由取自西北政法大学校徽上的元素―天平,以及书籍、数字“80”组成。天平既代表了西北政法大学,又象征公平、平等、法制,代表了学校类型。书籍代表着知识与学问,既突出大学是求知、育人、做学问的地方,又突出了校庆主题中的“人文”与“学术”。变形的数字80,既突出80周年校庆,又像是钥匙的后柄,寓意西北政法大学帮助莘莘学子打开智慧之门。
3、图形整体形成一把火炬,彰显了西北政法大学80载“薪火相传,争创一流”的历史发展,也突出了校庆主题中的“传承”。图形上半部分也似一艘船,既谐音“传”,又寓意西北政法大学的未来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谱写绚丽华章。
4、文字部分校名保留了著名书法家舒同的题字,加上英文,中西结合,有利于校庆的宣传与推广。
5、色彩取自西北政法大学校徽。

4号作品 作者:胡建德

标识说明:
1、取“80”作创意。
2、“80”构成龙凤飞舞,群星灿烂,纽带飘荡,一本本政法育人书籍围绕天平翱翔,这些元素有效地反映出西北大学80年载薪火相传,争创一流的历史发展信息,突出了80周年人文、学术、传承的校庆主题思想。
3、整体如舞动的人形,如奔流的政法强音、如传递的政法庆典信息,划破星空灿烂的天空,给人带来激情、奔放、活力、强劲、祥和、一派喜气盈盈庆典景象。同样又展示出西北政法大学开拓进取、务实办校、展翅搏击、放飞梦想、回报社会的进取精神。细看并隐藏着“西北.政法.大学”拼音首写 X .Z .D在其中。

5号作品 作者:黄连芳

标识说明:
1、校庆徽标以凸显80周年校庆的数字“80”为基础造型元素,融合了校徽、腾龙、祥云、彩带的造型;
2、腾飞的巨龙,体现了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时代精神,展示西北政法大学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雄心壮志,体现西北政法大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拼搏奋进、再创辉煌的勃勃生机。吉祥的祥云,表达了热烈、喜庆的意蕴,烘托了校庆的气氛。舞动的彩带,象征着沟通与交流,寓意学校不断扩大与外界的交流——立足西北,面向未来,走向世界。
3、红、橙色是对激情、自信的最佳诠释,体现了奋进崛起中的西北政法大学拥有激情与自信;整个构图简洁明快,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很强的可辩性和亲和力,流畅而不失庄重,大气而不失精致。

6号作品 作者:刘金宝

标识说明:
其标识直接用“80”设计演绎,同时融入了书籍、火炬、舞动的飘带及学校校徽。整体设计构思精巧、创意新颖、个性鲜明、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融合、彰显西北政法大学80载“薪火相传,争创一流”的历史发展信息与80周年“人文、学术、传承”的校庆主题。

7号作品 作者:刘竹昌

标识说明:
1、标识以数字“80”为主要元素进行设计,并巧妙融入“彩带、彩凤、祥云、校徽”等造型,从而体现了标识的主题,徽标以红绸起舞的形态构成艺术变形数字“80”,显示了西北政法大学校庆庆典的喜庆气氛,表达出西北政法大学前程似锦的未来、朝气蓬勃的明天,标识像展翅翱翔的彩凤,象征西北政法大学团结协作、不断开拓、日益创新的时代精神和蓬勃的发展态势。
2、标识整体用色和谐醒目,标识设计手法的巧妙运用,既强化了标识语言的表现力,又能较好传达信息。

8号作品 作者:欧江楠

标识说明:
标识以80为主体元素,整体构成一个“西”字,体现西北政法大学80周年校庆。标识结合火炬元素,彰显西北政法大学80载“薪火相传,争创一流”的历史发展信息。标识以两只抽象的手紧扣西北政法大学的logo,体现80周年“人文、学术、传承”的校庆主题。

9号作品 作者:覃小波

标识说明:
1、标识图案以数字“80”、翱翔的凤凰、腾飞的巨龙,燃烧的火焰,飞舞的彩带等多种元素抽象构成,形象地体现西北政法大学80周年校庆的涵义和主题。
2、数字“80”与翱翔的凤凰、腾飞的巨龙有机交融、凝聚着万千朝气与活力,寓意学子展翅搏击、放飞梦想、立志成才、回报社会的进取精神;展现出学校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建设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精神风貌。熊熊燃烧的火焰,象征学校经历过的八十年的辉煌,预示学校将开创未来的辉煌,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同时象征学校八十年来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凤凰与火焰组合,如凤凰涅槃一般重生向一流大学目标奋进。龙凤呈祥,渲染了80周年校庆隆重、热烈、吉祥、欢乐的气氛。飞舞的彩带是友谊和交流的纽带,展现了学校广泛联系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殷切期盼和坚定信心。

10号作品 作者:万杰

标识说明:
1、图案为数字“80”与校徽组合造型,线条有机地变化为翻卷的书本、火焰、凤凰、飞扬之星和飘带, 形象地体现出了西北政法大学80周年校庆“薪火相传,争创一流”的历史发展信息与80周年“人文、学术、传承”的校庆主题。
2、图案右半部分是翱翔的凤凰和校徽,展现出西北政法大学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象征西北政法大学八十年风雨砥砺之后所展现出的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隐喻西北政法大学学子展翅搏击、放飞梦想、立志成才的进取精神,预示着西北政法大学师生将八十周年校庆作为崭新的起点,秉承传统,不断创新,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3、图案左半部分是翻卷的书本和火焰,象征着薪火相传,争创一流。诠释西北政法大学在创建高水平国际型大学目标的指引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奋勇前行。传导出西北政法大学八十年以来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图案线条又似飞舞的彩带,象征着友谊和交流的纽带,把八十年来培养的中外学子紧密连接在一起,为母校新的腾飞贡献力量。
4、整个“80”呈现一种向上的运动感,呈无限延展之势,着力表现西北政法大学厚积薄发的深厚底蕴,预示着西北政法大学正意气风发,阔步前行,向辉煌的明天迈进。标识整体动静结合、和谐统一,完美呈现西北政法大学校庆的基本要素,文化与品质并存,喻意于形、形意结合,富有时代感与使命感,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人文亲和力,简洁大方、视觉醒目,易于识别记忆与制作传播。

11号作品 作者:徐学勇

标识说明:
1、标识图案以西北政法大学典型建筑外型为基本设计元素,极具现代感的线条,直观体现了标识的个性,展示了西北政法大学独特的环境与魅力,并以此见证时光,见证了友谊,见证了辉煌;融入其中的数字“80”,体现了校庆的主题,体现了西北政法大学悠久的历史与包容并蓄文化底蕴。
2、标识主体采用红色,体现了喜庆、祥和、热烈的校庆氛围。

12号作品 作者:许永恒

标识说明:
1、标识由数字“80”和学校英文缩写“NWUPL”组合而来;
2、标识中井井有条的线条代表科学治学、办学,体现了校训中的“严谨”;
3、标识整体为方正形状代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了校训中的“求实”;
4、标识中红色代表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和道德风貌,体现了校训中的“文明”;
5、标识呈现左右对称代表法律平等和法律工作者的基本道德准则,体现了校训中的“公正”;
6、标识将数字“80”和学校英文缩写“NWUPL”有机组合,体现其唯一性,也突出主题,颜色采用政法红,烘托了喜庆、快乐的节日气氛。

13号作品 作者:周浩

标识说明:
1、以腾飞的巨龙与舒展羽翼的瑞凤组合成数字“80”造型。
2、整体造型简洁流畅、生动大气,饱含向上的动势与蓬勃的生命力,同时融入了西北政法大学校徽中的天平元素、翻卷的书页、船帆、知识之火焰、彩带等元素,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西北政法大学80周年校庆的主题。
3、腾龙飞凤与燃烧的知识之焰融合,体现了西北政法大学培养祖国栋梁之才、和谐发展的理念,烘托出了80年来所取得辉煌成就与校庆的喜庆、祥和;翻卷的书页似船帆,蕴含了学海扬帆、勇攀高峰的寓意,展示了西北政法大学80年来负重奋进、笃行求实、不辱使命、团结进取、追求真理、传播文明的时代精神,也展现了西北政法大学在新的时代里继往开来、勇立潮头、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4、标识构图简洁、流畅,造型生动、大气,色调绚丽,寓意丰富,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很好的表现主题。

14号作品 作者:李浩

标识说明:
该标识将我校的经典标识性建筑“天平楼”与数字“80”进行融合,构成主体图形,传达了八十校庆的内涵信息;标识基调为红色,代表喜庆、热烈、奔放;下方的三条横线象征台阶,寓意进步。

15号作品 作者:刘莉

标识说明:
此方案的设计首先是简单明了、富有层次感;意味着环环相扣、代代相传,寓意西北政法的学子们在人文学术方面的薪火相传,而且环形越来越大也象征了西北政法大学不断前进、争创一流的办学品质。其次来看,方案是一个由红色组成的80的数字,红色意味着喜庆,圆圈中也别注明了是1937-2017年。庆祝西北政法大学建校80周年。最后,圆圈代表着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圆圈体现西北政法大学于法有据的法治思维,而环环相扣意味着只有循环往复、孜孜不倦,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16号作品 作者:张帆

标识说明:
如日中升,祥云漫卷,红日与祥云构成了标识的主要图案,祥云自然舒卷,构成数字“80”字样,祥云与天平楼的构架恰好又形成汉字“八”和“十”,代表了建校80周年的主题。该标识与校徽同样采取的都是代表学校事业发展旭日东升的圆形,天平楼雄伟的轮廓嵌入其中,彰显了我校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天平楼本身代表着法律的至高无上,代表着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浩然正气肃然云天。漫卷的祥云又恰似奔流的江河,源远流长。水流渐大,浪花翻卷 ,第一道浪花形成字母“S”的形象,为“陕公”首拼字母,代表了我校发源于陕北公学的光辉渊源。云腾致雨,川流不息,母校的雨露滋养了一代代政法桃李。整个标识充满中国传统韵味,又彰显了我校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投票时间

即日起至2017年1月2日23:55

二、投票要求

1. 投票结果将作为最后的选择依据

2. 无需关注,每个微信号可以多选、限投一次

投票窗口
往期回顾:
  西北政法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征文活动
  风采展示丨民商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2016年数据大盘点
  厉害了西法大,两所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
[size=1em]党委宣传部 官方微信团队作品及说明文字来源于作者
[size=1em]编辑:吴世兵
[size=1em]审核:胡海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征集网-全球征集 ( 浙ICP备15014760号

GMT+8, 2024-11-25 12:45 , Processed in 0.0477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